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学生寒假社会观察及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团委(团总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华电学子上好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结合2025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现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寒假社会观察及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1月至3月
二、活动主题
能源报国·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三、参与对象
我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同时,鼓励学校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党政干部积极参与和指导观察实践。
四、活动内容
2025年寒假社会观察及社会实践立足能源电力办学特色,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大学生寒假返乡之际,就近就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组队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系列“青”字号活动品牌,让学生在社会观察和躬亲实践中不断夯实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激发勇担时代重任的历史主动。
(一)社会观察
社会观察旨在组织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让广大学生在亲身观察体验中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推动党的科学理论入脑入心入行。
1.“青悟初心”追寻时代发展足迹项目
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地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立足新时代以来经济社会、能源发展等各方面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入学生所在乡镇、街道、社区、农村以及能源电力企业等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亲身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感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亲身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思想伟力给中华大地带来的深刻变化。
2.“青心家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项目
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求,鼓励同学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深入感悟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通过缅怀革命先烈、寻访红色地标、寻访英雄模范等,开展仪式教育、学习体验、调查研究等,树立爱党报国信念、担当时代使命责任。
3.“青扬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项目
寒假期间,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为契机,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参观等活动,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4.“青历双碳”发挥能源电力特色项目
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充分结合学校能源电力特色,广泛走进能源电力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企业文化体验等,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产业、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贡献青春智慧,切实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转换为全体师生的思想共识、教学共识、科研共识、行动共识。
5.“青识重器”探访先进国之重器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寒假期间,组织学生前往各地大国重器进行一线观察,在调研探访中领悟“大国重器”企业在新时代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担当作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自身肩负使命的认识,激发其投身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热情与动力。
(二)社会实践
重点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理论宣讲、调查研究、公益支教、志愿服务、生产劳动、挂职锻炼等方式,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师生发挥专业所学,躬身社会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1.“青砺基层”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项目
组织青年学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在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广泛开展能源电力科技推广、法治服务、课业辅导、基层治理、扶弱助残等特色实践服务。鼓励通过在基层团组织兼职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青语宣传”组织寒假宣传大使项目
组织学生利用寒假时间返回高中母校担任友谊使者,在大学与中学间建立沟通桥梁和纽带。面向中学做好招生、资助等政策的宣传及大学文化的传播。展现华电人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活动具体要求详见以下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P0YXVEvkK9n9wDEQBCyCA。
3.“青念师恩”开展感谢母校教师活动
宣传感恩文化、倡导感恩理念,号召青年学生将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之行,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要求详见以下链接推送https://mp.weixin.qq.com/s/s0b8AKk-ghJ676f4pEIMyA。
4.“青助支教”组织青年多样社会服务活动
关注儿童教育成长,推动教育公益。组织线上线下多样化支教活动。线下通过能源科普讲座,普及教育知识,增强群众的教育意识;线上以“一对一”的方式聚焦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童心港湾”项目县为主的青少年,通过远程技术服务和各种多媒体技术,开展多形式的云支教活动,提供相关社会服务。
目前,2025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也已正式启动。多地市县区级团委通过争取政策、建立机制、完善保障、扩大覆盖等方式,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大批政务实践、企业实习、兼职锻炼岗位以及特色实践活动。活动通知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1mVvJnietfQe5sIq5Uvuvw。请各学院将此项工作与学校寒假社会观察及社会实践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积极用好“三下乡·返家乡”工作平台,参与项目的学生按照团中央相关要求在平台做好报名申请、认真开展实践,做好成长记录和总结分享。为便于后期校内总结表彰,凡参与“三下乡·返家乡”同学,请按照本通知要求同时向所在学院提交立项申报书及后期总结相关材料。
五、工作要求
各申报团队或个人向所在学院提交《华北电力大学2025年寒假社会观察(实践)项目申报书》(附件1),跨学院组队的,通过队长所在院系提交;校级学生社团组织组队的提交至校团委实践部。
各学院对本单位申报项目进行立项评审,并于1月16日16:00之前将《XX学院2025年寒假社会观察(实践)立项申报信息统计表》(附件2)电子版及盖章扫描件发送至邮箱hdxtwsjb@163.com,邮件主题为“学院名称2025寒假社会实践”。
学校将于寒假开学后,组织开展实践总结表彰工作,实践项目各团队或个人需要提交的成果材料包括:
1.寒假社会实践报告1份。(模板及要求详见附件3)
2.每名参与实践的学生个人总结(心得或感想均可,1000字以内)。
3.提供5张有代表性的实践过程照片(须体现活动开展情况,每张照片文件的名称需命名为团队名或个人名+实践地+内容)及相关影像资料。
4.如有校外官方媒体报道情况请在发布后第一时间填写在线表格https://docs.qq.com/sheet/DZVFad3VwU2FVbEpF。
5.项目立项时拟定预期取得的实践成果。
社会观察类成果形式不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是一段感悟,可以是一个小视频等等。
总结工作具体安排将于开学后另行通知。
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优化工作体系,要把社会观察和社会实践作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推动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有机融入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和“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要完善组织管理,加强指导支持,积极选派团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担任指导教师,提高社会观察和实践专业化水平。要加强宣传引导,提升育人实效,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协同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及时对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宣传展示。要守牢工作底线,确保安全有序,加强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各学院要面向实践学生开展一次全覆盖的安全教育,并为每位实践师生购买意外保险,确保安全、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联系人:古雨
联系电话:61773751
联系邮箱:hdxtwsjb@163.com
附件1: 2025年寒假社会观察(实践)项目申报书
附件2:XX学院2025年寒假社会观察(实践)立项申报信息统计表
附件3: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模板
团委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1月8日